网上信托

投资者教育

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
日期:2020-06-16

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

一、个人信息定义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二、个人金融信息定义

个人金融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个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以及金融机构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个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日常业务工作中积累的一项重要基础数据,也是金融机构客户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如何收集、使用、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既涉及到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也涉及客户信息、个人隐私的保护。如果出现与个人金融信息有关的不当行为,不但会直接侵害客户的合法权益,也会增加金融机构的相关风险。

三、涉及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法规

《商业银行法》《反洗钱法》《刑法》《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和规范性文件。

四、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后果

个人金融信息泄露容易引发电信网络诈骗、第三方支付、非法校园贷、伪卡盗刷等诈骗行为。

五、交易安全防范提示

(一)网络交易安全防范提示

保护好密码及其他重要身份信息。重点关注密码,勿设置简单易猜测的密码;勿将银行账户密码与互联网邮箱、购物平台、游戏账户等密码全部设置为同一密码;切勿转发短信验证码。

保护好手机和电脑等终端设备。安装杀毒软件,不点击不明链接;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

开通账户交易通知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移动支付风险防范

条码支付是以条码为信息载体,通过移动终端或商户受理终端直接或间接获取支付要素以完成交易的支付方式。常见的条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等类型。在使用过程中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到:

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不轻易将个人二维码信息泄露给他人

不通过二维码支付进行大额交易

加强对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安全管理

核对帐户名称与商家是否一致,与商家确认帐户名称是否正确后,再进行支付操作。如发现异常立刻停止支付。

六、个人信息保护小贴士

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拒绝出租、出借或买卖行为;

不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有效期、安全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留意相关授权权限,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和合同条款,审慎填写个人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过度搜集或非法使用;

不随意丢弃业务单据、ATM凭条、信用卡对账单和刷卡单据等交易凭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注明用途,以防被人挪作他用。